十二宫杀手(Zodiac Killer)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加州活跃的连环杀手,以其残忍的作案手法和挑衅警方的加密信件闻名。他自称杀害了37人,但警方仅确认了7起案件与他有关。杀手通过向媒体寄送加密信件和符号来炫耀罪行,甚至嘲讽警方无能,引发全美恐慌。此案至今未破,成为美国犯罪史上最著名的悬案之一,激发了无数书籍、电影和纪录片,如大卫·芬奇执导的《十二宫》。
十二宫杀手的犯罪轨迹

十二宫杀手的已知作案时间集中在1968年至1969年,受害者多为年轻情侣。1968年12月20日,他在贝尼西亚(Benicia)首次作案,枪杀了两名高中生。此后,他在瓦列霍(Vallejo)、伯耶萨湖(Lake Berryessa)和旧金山等地连续犯案,手段逐渐升级,从枪击发展为持刀虐杀。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他在伯耶萨湖案中身穿黑色刽子手式头罩,胸前佩戴自制的十二宫符号徽章,冷静地刺伤一对大学生后,还在他们的车上用马克笔写下作案时间和自己的代号。
挑衅警方的密码与信件
杀手的标志性行为是向《旧金山纪事报》等媒体寄送加密信件,内容包括作案细节、威胁言论和自创的340符号密码。他在1969年8月的信中写道:'我喜欢杀人,因为这比在森林里猎杀野生动物有趣得多……最棒的部分是,当我死后,我会在天堂重生,而那些人将成为我的奴隶。'尽管密码学家和FBI倾尽全力,仍有部分密码未被破解。2017年,业余密码爱好者通过计算机程序破译了340密码中的一段,内容却只是杀手对警方无能的嘲讽。
未解之谜与主要嫌疑人
数十年来,警方调查过2500多名嫌疑人,最受关注的是亚瑟·李·艾伦(Arthur Leigh Allen)。他符合目击者描述,曾拥有与杀手相同型号的武器,甚至向熟人透露过对十二宫密码的兴趣。但2002年的DNA检测排除了他的嫌疑。2007年,旧金山警方宣布从杀手信封上提取的DNA样本与所有嫌疑人都不匹配。2020年,一个独立调查小组声称通过指纹和笔迹鉴定锁定了新嫌疑人,但官方仍未确认。案件的关键证据如凶器、血衣等始终缺失,使得真相可能永远石沉大海。
文化影响与破案技术启示
此案深刻影响了美国司法体系,促成了跨辖区联合调查机制和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完善。杀手使用的340符号密码激发了密码学的研究热潮,其信件中的语言特征成为语言学分析的重要案例。在流行文化领域,案件催生了1971年电影《肮脏的哈利》的创作灵感,2007年大卫·芬奇的《十二宫》更以纪录片般的真实感还原了调查过程。Netflix在2021年推出的纪录片《十二宫杀手:这地狱是谁》采用AI技术重新分析证据,展现了现代科技对历史悬案的新探索。
十二宫杀手案不仅仅是一系列未侦破的谋杀,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,象征着人类对未知恐惧的执着探索。尽管技术进步让案件有了新的调查方向,但核心谜团依然无解:这个享受猫鼠游戏的杀手究竟是谁?他是否还活着?此案提醒我们,在最先进的科技时代,人性中的黑暗面仍然可能成为最难破解的密码。对于犯罪学爱好者和普通公众而言,十二宫杀手的故事永远警示着:有些邪恶,或许永远不会真正消失。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